古今交錯:陳蔭羆的東方韻味

    在20世紀西方抽象藝術發展的洪流之中,海外華人藝術家趙無極、朱德群和陳蔭羆是融貫東西美學的佼佼者,當中尤以陳蔭羆與略小7歲的朱德群,兩人的藝術生命有部分相通之處。不僅同樣於1950年代面臨繪畫風格的變革,由寫實的具象描繪,走向心靈的抽象表達,也不約而同自中國傳統書法藝術中尋覓靈感,一同探究書法文字的線條之美,從而展示東方美學的抽象語境。相較於在中國完成藝術訓練的朱德群而言,陳蔭羆12歲便隨家人遠走美國加州,在洛杉磯奧蒂斯藝術學院(Otis Art Institute)接受完整的西洋美術教育,他對中國文字深感著迷,且深陷於文字符號的魅力之下,這牽引著他研究中國歷代書體,舉凡陶文、金文、鐘鼎文、乃至書法篆、隸、楷、行、草的書體變化,以及學習書法藝術的用筆、造型以及水墨畫的技法運用。那乘載著華人文化思想情感的文字,全幻化作優美流暢的線條,一筆一劃踩著動人心弦的舞步,共舞出東方溫婉蘊藉的華爾滋。

    50年代抽象表現主義在美國藝壇蔚為風潮,當時歐美藝術家傑克遜‧波洛克(Jackson Pollock)、弗朗茨‧克萊恩(Franz Kline)和馬克‧托比(Mark Tobey)等人展開對線條精神性與抽象性的探索,使陳蔭羆深受啟發,其中波洛克的藝術表現對其影響深遠。比如波洛克於短暫生命最後幾年所完成的作品《白色的光》(圖一),他任憑內在狂熱情感的噴發,在平放地面的畫布上,使用油漆滴漏的方式,盡情宣洩其所思所感,將滴畫線條視為自由運動的軌跡,甚至有時突發奇想參雜搪瓷等各式物質,塑造畫面各式材質交雜的豐沛層次,以表露其內心深處紛亂糾結的狀態。陳蔭羆吸收運用其概念,於1950年代大量引入拓本殘片、宣紙碎塊及拓印紋理於創作之中,並與油彩線條和色彩間彼此相互穿梭與堆疊,既保留中國書法藝術可辨識的部分,也嘗試傳遞中國歷史的渾厚底蘊。

(圖一)波洛克,《白色的光》,油彩 搪瓷 畫布,1954122.4 x 96.9 cm,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典藏。

          1960年代陳蔭羆更加潛心研究書法碑帖、青銅器物紋飾及篆隸草行楷等東方傳統線條表現的典範,已將文字形象融會成抽象感性的線條,使中國漢字進入可識與不可識的狀態。完成於1960年代的Lot 1042《抽象》,其遠觀近瞧對觀者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,若從遠處觀賞,藍色調的畫面,絲絲縷縷的紅、橘、黃、綠色彩流淌其間,令觀者彷彿徜徉在天氣晴朗的夜空下,仰望湛藍天際的滿天星斗;若從近處細瞧,流竄畫面全幅的藍綠兩色,其扭曲跳躍的線條和深沉的用色,讓人聯想到中國商、西周時代流行於青銅器與玉器的夔龍紋飾(圖二)夔龍是古代傳說一種奇異動物,大多呈現單足類似龍的形象,象徵王權與神權,發展至後期簡化成流暢簡練的橫向S型,展現龍身軀柔美的弧形線條,也散發著古老中華文化的奧妙與神祕。陳蔭羆於Lot 1042《抽象》中傾注心力,致力於揉捻東方文化元素於其抽象繪畫當中,同時以含蓄內斂的方式表達,將中國華夏古韻再次詮釋,彰顯其深遠內涵的悠遠意境。

(圖二)《夔龍紋盂》,殷墟文化,青銅器,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。

Lot1042 陳蔭羆《抽象》,油彩,1960,129.5 x 74 c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