霧氣繚繞:廖繼春的觀音山朝霧

        日治時期臺灣前輩藝術家大多前往日本學習,吸收印象派、外光派乃至野獸派等西方現代藝術風格,廖繼春同屬第一批赴日留學的台籍藝術家之列,在1960年代以前,他長年鑽研印象派風格,致力於捕捉轉瞬即逝的光影流變,為其日後的野獸派與抽象主義畫風打下堅實的根基,也淬鍊出其晚期對對比色彩和簡化構成的純熟應用。

國立臺灣美術館將於2026年舉辦廖繼春的重磅展覽,現正緊鑼密鼓的籌備規劃,令人引頸期盼廖繼春在臺灣美術史的歷史定位,得以再次重新梳理及獲得重視。Lot 1057《初秋》這件作品過去曾公開展示於1946102231日的「第一屆台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」。時隔近80載,當年廖繼春傳神地塑造淡水港口的潮濕空氣,時至今日仍能親眼目睹其風采,體驗他作畫所感受到的環境氛圍,如此彌足珍貴的機會,將讓你我難以忘懷且大受感動。

誠如莫內所言:「別人畫一座橋、一棟房子、一艘船......而我要畫的是橋、房子和船所在處的空氣,圍繞著這些事物的空氣之美,這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。」面對這項艱鉅的挑戰,莫內也於1896-1897年展開嘗試,創作了總共21幅的「塞納河清晨」系列,勾勒出塞納河一隅的林蔭與水面,在時間各異的光影照射下,呈現瀰漫於空氣當中的細膩變化。比如典藏於北卡羅萊納州藝術博物館中莫內的《吉维尼的塞纳河,晨霧》(圖一)一作,天將破曉之際,冷冽的空氣充盈於清晨的塞納河面,雲霧縈繞使得眼前一片黯淡且迷濛,淡藍紫色的晨間霧氣彷若被囿限於畫面之中,水氣蒸騰,令人感嘆莫內對環境氛圍的精準的掌握。

(圖一)莫内《吉维尼的塞纳河,晨霧》,油彩畫布,189788.9 x 91.4 cm,北卡羅萊納州藝術博物館典藏。

後印象派大師文森·梵谷早年在法國巴黎闖蕩之際,曾嘗試當時風行的印象派和點彩派創作技巧,留下為數不多的印象派風格作品。比如梵谷創作於1887年的《克利齊的大道》(圖二),描繪巴黎蒙馬特區主要街道之一的克利齊大道,在十九世紀蒙馬特區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藝術家,達利、莫內、畢卡索、常玉、莫迪里亞尼、藤田嗣治等日後的藝術巨星,該地也位於梵谷和弟弟西奧在法國的住所附近,是他當時經常行經的路口。畫面中不見梵谷成熟時期強烈流動的線條與鮮明艷麗的色彩,用色明顯清新許多,他運用橘、藍、紫等中間色調,既輕巧且短促的筆觸,將整個景象壟罩在由淡紫、淺藍組成的環境中,右側若隱若現的米黃餘光,悄無聲息地朝左側和緩地注入進此街角,頓時將沉悶的空氣舒展開來,展現梵谷在空氣營造上的努力。

          (圖二)谷《克利齊的大道》,油彩畫布,188745.5 x 55 cm,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典藏。

相較於藝術史上人人推崇的莫內與梵谷,廖繼春在其印象派創作時期,不僅對稍縱即逝的光影與色彩更為敏銳,也對戶外空氣流動感的塑造更胸有成竹,完成於1946年的Lot 1057《初秋》即是最佳的力證。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面臨中日政權的更迭,臺灣社會旋即從適應50年的日本文化風俗,回歸到漢民族的中華道統文化,而此群成長於日治時期的臺灣前輩畫家,繼續受到國民政府的重視,譬如隔年由楊三郎和郭雪湖籌設「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」(簡稱「省展」),審查委員也多由日治時期臺、府展得獎臺籍藝術家所擔任。廖繼春自省展第一屆起,連續二十七屆擔綱西畫部審查委員,而Lot 1057《初秋》是其第一屆省展三件參展作品中的一件。

廖繼春《初秋》,油彩畫步,1946,67 x 83 cm。

觀音山作為北部淡水名勝,由於淡水是北臺灣的舊港口(圖三),悠久的歷史底蘊及古老的建築遺蹟,富有詩意畫意,是許多臺灣前輩畫家趨之若鶩的題材。Lot 1057《初秋》是廖繼春1947年遷居台北前夕之作,在此之前,他流轉於臺南長榮中學、臺南一中、臺中豐原中學、臺中師範學校任教,長年待在陽光充足的地區。習慣了中南部明亮艷麗色彩的廖氏,在處理北部初秋清晨略帶涼意的氣候,運用低飽和度的色調,營造出澄清透明之感,使整個淡水港沉浸在水霧氤氳當中。此外,不管將觀音山的輪廓線消融於淺藍色彩之中,抑或於中景河口沙洲,運用淺綠、淡藍與嫩粉交疊並置,處理光線映照沙洲表面產生多色交錯的色澤,彰顯廖繼春在色彩上的精細講究。

          (圖三)早期淡水景象

    坐落於遠方的觀音山,蒙上一層神秘的淡紫藍色彩,悄聲隱沒於霧氣繚繞的氛圍,前景河口順著地勢高低,自兩側丘陵滿佈縱橫交錯的屋舍與枝葉扶疏的林木,視線進入中央偏右的一處膚色腹地,其倒三角造型與遠景觀音山遙相輝映,而左側映入眼簾的醒目淡水教堂塔樓,一柱鮮明的磚紅色尖塔,劃破這片蒼茫且迷濛的水氣,打破清晨的寂靜,此時往返河口兩岸的數艘船隻,營造出畫面的動態感,為淡水港灣帶來萬象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