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薰樓2023秋季拍賣會- 廖繼春

2023秋拍推薦—廖繼春
廖繼春誕生於日治時期早期,作為台灣前輩藝術家之中,最早嘗試現代藝術觀念的先鋒者。在清一色印象派與外光派的風格中,廖繼春從中脫穎而出,大膽解構物象的造型及恣意揮灑對比的色彩,勇於突破自我,不斷精益求精,追求新的畫風,誠如其所言:「我利用簡潔強烈的色彩,以對比和強調來賦予更多的色感,同時在線條的構成中注意造形趣味。不是寫某一個時間內的印象,而是把希望表現的色彩表現出來。」說明畫家的終極理想並非如印象主義般對光影變化的真切感知,而是再現其心目中所倒映的想像之景。

敦厚寡言的廖繼春往往視繪畫為與外界溝通的橋樑,以及傳遞思想的工具,他一生豐富且多變的藝術光譜,大致可歸納出三個階段。第一階段落在1950年代以前,屬於外光派的創作風格,廖繼春致力於表現台灣這塊南方島嶼所獨有的地方色彩,如同其他日治時期台灣西畫家,取材自台灣本土風景,透過戶外寫生,捕捉下溫暖和煦的光線,營造出風光明媚的亞熱帶風光。第二階段進入1950年代,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,日本政權退出台灣,由國民政府領導,加上美軍駐台的影響,西方現代藝術思潮湧入,廖繼春一方面鼓勵、支持學生組成「五月畫會」,另一方面也開始實驗起立體主義、野獸主義的風格,分割畫面、幾何形狀的組合,以及強烈對比色彩的運用,開啟他走向現代藝術的嶄新道路,第三階段則是發生在1962年後,廖繼春獲美國國務院之邀,前往歐美旅遊、寫生與考察,自此畫面形體漸趨概念化、物象輪廓線模糊、顏色更為大膽奔放,抽象、變形兼具狂野的風格,一直延續到其晚年。

遍覽廖繼春一生創作的台灣風景,淡江景致的主題數量尤為可觀,也是他變換各種藝術風格的試驗對象,淡水可說是串聯起他藝術生命的摯愛。廖繼春與淡水的連結深厚,他在1947年舉家移居臺北,擔任台灣省立師範學院(現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)藝術系教授,也曾在現今的淡江中學兼過課,基於地利之便,常於閒暇時分駐足淡水河畔,醉心於繪畫淡水風光。此外,根據五月畫會創始成員之一的陳景容所述:「據說老師在年輕時,每當台陽展結束後,常和畫友們到淡水寫生,之後在師大任教時,也常到淡水作畫。」說明淡水為廖繼春與畫友聯絡感情、切磋學習的園地,這可能促成他產出一幅幅清新雋永的淡水作品。

細數淡水地區眾所周知的重要地景,有淡水對岸八里的觀音山、汩汩流動的淡水河、哥德式尖塔的紅磚淡水禮拜堂以及淡水白樓。白樓是馬偕博士來台所收的第一個弟子嚴清華,於清光緒元年(1875)所建的洋樓,原先座落於今淡水區三民街四巷口的階梯上。白樓因外牆白灰而得名,依傍大屯山群的山丘而建,共有二層樓,四面拱廊陽台,建築呈現一長一短相連的L形結構,圍牆的洋蔥狀波斯式山門,連接著向下延伸的階梯,比鄰紅磚民房夾道,明治年間,曾是經營淡水內河及島內航運的辦公場所,爾後幾經轉手淪為出租的大雜院,甚至遭到祝融之災,於1992年拆除改建成公寓,過往勝景不復可見。

景薰樓2023年秋季拍賣會將呈獻廖繼春淡水題材中罕見的淡水白樓,有別於畫家以往描繪的淡水及觀音山雙岸,以淡水白樓為主角的作品僅有兩件,分別是繪製於1953年的本次拍品Lot 1089《淡水白樓》,另一幅則是1975年藝術家於晚年所作的《淡水》。兩者構圖均採俯視視角,一口氣將左側山巔的淡水白樓、遠處的淡水河與對岸的觀音山囊括其中,不過後者取景更聚焦於白樓所在的山崗及附近的樓房,建築造型走向抽象朦朧,主要由色彩主導構成畫面,使用橘、黃、綠和藍為主色調,呈現輕盈、輕快之感,再佐以些許紅、粉、白、黑等重色穿插其間,在狂放不羈的筆觸揮灑之下,淡水風景溶於繽紛活潑的顏色中,營造出黃昏時分白樓周遭生機蓬勃的景象。
1089廖繼春《淡水白樓》 油彩 畫布 1953   53×65 cm
展覽:「回到/家鄉-順天美術館收藏」,台北市立美術館,台北,1999.07
「凝聚台灣生命力」,日升月鴻畫廊,台北,2004。
出版:
尊彩藝術中心《台灣前輩藝術家藏寶
圖》(1998),頁18-19。
日升月鴻畫廊《世紀藏春 廖繼春全集》
(台北:2017),頁400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