樸實之美:鍾泗濱的新馬風光

    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,中國內部戰事四起、時局不穩,使諸多藝術家如抽象藝術大家趙無極、朱德群等紛紛移居海外,出生於福建廈門的鍾泗濱也於隔年落腳新加坡,從此在新馬地區深耕,成為新加坡現代藝術的奠基者。鍾氏對於新加坡現代藝術的發展,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除了任教於東南亞藝術的現代藝術搖籃──南洋美術專科學校和新加坡華僑中學,為新加坡、馬來西亞培育美術人才。1952年更與三位閩粵籍華人藝術家陳文希(1906-1991)、陳宗瑞(1910-1985)、劉抗(1911-2004)共赴峇厘島寫生,當地獨樹一格的風土地貌與人文風情,強烈吸引著他們的目光,也刺激著他們的感官,促成日後四人一同開創「南洋畫派」,主張「弘揚南洋書畫藝術,促進中西文化融合」,強調以東南亞獨到的熱帶情調,融會東西方現代藝術,建構起東南亞的現代美學。 

1946年以前鍾泗濱在中國廈門美術專科學校與上海新華美術專科學校,打下扎實的美術基礎,遷居新加坡後,脫離原先熟悉的中華文化,身為異鄉人的他,深受馬來西亞各民族純樸民風和傳統藝術所感召,如同大溪之於現代繪畫之父塞尚的啟發,醉心於熱帶民族相對自然且原始的狀態,感受其內在最純粹質樸的力量。他作品往往流露出濃郁的南洋氣息,同時不拘一格且隨心所欲遊走於立體主義、野獸派、原始主義、超現實主義與抽象主義等繪畫風格,創作媒材也豐富多元,橫跨油畫、水墨、綜合媒材、鋼筆畫、浮雕與陶器等,誠如其所言:「我不特意尋找或創作風格,它是藝術家將情境結合智慧的表現,它是我內存的記憶、不同想法和情緒結合成的創造力量。」勇於探索與開創嶄新的創作表現,尤以描繪新馬人文風物的題材最令人印象深刻

 鍾氏最標誌性的創作主題莫過於對馬來亞、砂勞越、峇里島人物的描寫,此種風格表現分別出現在他初抵新加坡的早期階段和1970年代後期。完成於1980年的Lot 1080《兩位馬來西亞女性》,畫面中修長的人物身形、纖細的手臂線條、深邃的五官與杏眼、厚唇,受到印度尼西亞皮影戲及巴黎畫派莫迪里亞尼人物造型的影響。此作呈現兩位身穿當地傳統裝束的女性,頂著盛裝熱帶水果的竹籃,手持深色陶壺,在搬運物資前往目的地的路途當中,周遭幾棵枝葉茂密的樹木,運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對樹葉輪廓的細膩描寫,刻劃下東南亞生活景象的一隅。兩位女性身處在深褐色的平塗背景中,前者人物頭墊白色布巾,身披土黃披巾,腰繫紅色束帶,下圍滿布漩渦紋的棕色裙飾,耳戴紅色綴飾,在大地色的大量使用下,紅黃白三色格外亮眼,同時流露出暖色調所散發的熱帶風情與南洋韻味。

Lot1080 鍾泗濱《兩位馬來西亞女性》,油彩木板,1980,60.5 x 45.5 c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