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秋季拍賣會-張大千潑彩山水

 張大千以潑墨潑彩技法獨步畫壇,於山水畫中潑寫兼施,發揮得淋漓盡致,是最後一代完整繼承傳統筆法的國畫家,也是國畫革新的大家,有二十世紀中國現代藝術巨匠之譽。張大千早於五十年代中期已開始追求復古,企圖使唐代盛極一時的青綠山水展現新意,試驗不同濃重用色的潑墨技法,直至1957年夏天,他眼底血管破裂,發現視野模糊,視力大不如前,曾自言︰「不復能刻意爲工,所作多減筆破墨……」促使以大筆蘸水濕紙,再潑灑重墨,任墨彩流動交融,最後以彩筆畫龍點睛,這技法近花甲之年才發展成熟,既墨色透出的鮮活,也展現潑彩恢宏的氣度。回顧張大千漫長的藝術生涯,他在1983年離世前,有超過二十五年的時間都花在創作潑墨山水上,並以潑墨重彩的技法,展現歐洲、巴西、美國、台灣等足跡所及之地。張大千儘管遭遇創作上最大的挫折,終歸以潑墨作品引領他與現代脈絡接軌,奠定他在國際藝壇的地位,寫出一生最璀璨的藝術篇章。

完成於1980年的Lot 1121《潑彩山水》,是張大千晚期於摩耶精舍所作,畫面右側有一枚朱文「摩耶精舍」鈐印。張大千一生雖四處遊歷,對居所卻十分考究,不論是在四川「梅邨」、巴西「八德園」、美國「可以居」和「環蓽盦」到台北「摩耶精舍」,均堪稱園林之勝。摩耶精舍建於1976年,19788月完工,佔地578坪,位於外雙溪溪水雙分之處,為雙層四合院建築,並配以中式庭園。「摩耶」一名出自佛教典故,為釋迦牟尼之母,腹中有三千大千世界,故「摩耶精舍」即「大千精舍」,現今成立張大千紀念館,交由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。張大千的釋文「江淨潮平豈偶然,一山終過一山連。釣臺近處行當緩,何用風牽上瀨船。」在1980年之前,前面二個字均寫「江靜」,然而自1980年開始,張大千改成「江淨」,這在北京中國嘉德2009年春季拍賣會創作於1980年的《富春山居圖》(圖一)中可得到印證。此作曾出現於1982年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的《張大千書畫集》(第三集),釋文為「江淨潮平豈偶然,一山才過一山連。釣台近處行當緩,何用風牽上瀨舩。六十九年庚申嘉平月,八十二爰翁。」前面二字使用「江淨」,說明Lot 1121《潑彩山水》屬於張大千1980年的作品無誤。《潑彩山水》與上一件Lot 1120《荷花》亦出自1977年位於台北和平東路的好望角畫廊。

每次張大千潑墨作畫,都用細筆調整色墨,加以勾勒補景,仔細經營佈局,呈現遠山近水的悅目景致。他習慣將紙裱在木板上,讓門生晚輩將木板傾側或晃動,控制色墨流淌。他逐層鋪色,等候色墨半乾或全乾期間,有時會用風筒加快風乾速度。每次添加新一層墨色後,他會小心讓上一層的色彩意象透出,亦會在個別位置留白,力求令畫作面貌確立之前,保留通透及明快的感覺。Lot 1121《潑彩山水》張大千經營出廣袤無垠的山水空間,廣闊壯麗的山水位於中央,以為是如宮崎駿電影中的天空之城,然而畫面右下一葉扁舟,輕巧地滑過,意味周遭的大面積留白為平靜無波地水面。觀者可隨著此船圍繞,遊覽右岸這龐然壯碩的疊嶂山勢,墨彩凝神厚重,克制且凝鍊,渾然天成,仿若行雲流水。張大千於此作中,畫盡其胸中丘壑,融匯藝術家的記憶與幻想,呈現如夢如詩的景象。與蘇富比2013年春拍張大千於同年所作的《喬木芳暉》(圖二),予人一種可俯瞰遨遊的宏壯山川,自然地形綿延起伏,在水氣淋漓的墨色上揮灑石青石綠,視線得以穿梭自如,是件可觀、可遊、可賞的張大晚年珍品。

Lot 1121張大千《潑彩山水》潑墨潑彩 紙本 鏡框 1980 55×155 cm

釋文:江淨潮平豈偶然,一山終過一山連。 釣臺近處行當緩,何用風牽上瀨船。 六十九年庚申至日,八十二叟爰。

鈐印:張爰之印(白文)、丙辰(朱文)、大千居士(朱文)、己亥己巳戊寅辛酉(白文)大風堂(朱文)


(圖一)張大千,《富春山居圖》,紙本 設色 鏡框,198069 x 136 cm

2009529日,北京中國嘉德,「中國近現代書畫()」,Lot 711

估價:80-100萬人民幣 (377-471萬台幣)  成交價:268.8萬人民幣 (1268萬台幣)

(圖二)張大千,《喬木芳暉》,紙本 潑墨潑彩 鏡框,198070 x 137.5 cm

201345日,香港蘇富比,「中國書畫」,Lot 1380

估價:400-600萬人民幣 (1519-2278萬台幣)  成交價:580萬人民幣 (約2202萬台幣)